Skip to content

Latest commit

 

History

History
88 lines (58 loc) · 4.5 KB

FORMAT.md

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

88 lines (58 loc) · 4.5 KB

notes 本篇标题(主题)

用来记录各个科目的markdown笔记,并逐渐从有道云笔记将内容移植过来。

关于笔记记录的说明:我觉得笔记记录的内容过于细节。所有的知识应该以书上为准。整理笔记的目的应该是作为一种快速参考或者索引,而不是详细的记录所有的细节。说实话,我觉得你的笔记废话太多,自己都不一定会看。 我觉得是时间放弃你愚蠢的笔记策略了。 从今以后,必须跟上自己的笔记进度和作业进度。不能就学两科还跟不上进度,太傻逼了。 上课时间才是最重要的,记得做笔记啊,啥时候,你成了一个上课不听,下课做作的人???没用的。以后自己去坐到前排学习吧,这种事,确实有利。能强迫自己认真听讲。

1 分类标题(用来描述主题的各个方面或者分类)

1.1 知识点、词条(用来表述这个方面或者分类的词条)

使用正文来记录知识点内容

  • 使用无序列表来记录知识点内容
  • 无序列表
    • 次级列表
    • 次级列表
  1. 使用有序列表来记录知识点内容
  2. 有序列表
    1. 次级列表
    2. 次级列表

2 关于做笔记的讨论

  • 感觉没有必要做笔记,只要在书上做好指明就好了。这就好像在PDF原文上做笔记一样。
  • 那么什么样的东西才会需要自己做笔记呢?我觉得应该是那些视频教程。如果有纸质书,或者PDF的,可以吧这些资料整合起来。

2020年1月5日说明

  • 最好不要有不能进行版本控制的资料,例如ppt和视频。吴恩达的ppt过于经典,暂时保留,其他的资料,进行硬盘存档吧,毕竟这是学习笔记,不是学习资料。
  • 每一门笔记可以有1-2本对应的经典的书籍。比如latex的经典教程、线性代数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经典教程。ppt和视频这种知识密度过低的东西,最好不要有。
  • 我发现,中文名字的都是课程。英文名字的都是语言、库、工具。

2020年3月1日说明

资料的形式可以分为三种:

  • PDF,电子版
  • 书籍
  • 视频或网站。

对于三种资料应该采用不同的策略

  • 对于PDF的资料,如果与学术无关,例如文学、科幻类的读物,可以放到kindle上进行阅读。
  • 对于PDF的资料,如果与学术有关的,需要使用citavi做好笔记。
  • 对于书籍资料,直接在书上做好笔记。使用vscode对关键的算法或者模型做好笔记。那种显而易见,能够理解的说明性文字,就让它保留在书上好了。
  • 对于视频或者网站上的教程,使用vscode做好详细的说明,最好添加一些说明性文字。

2020年10月1日说明

  • 最好的笔记不能是“讲解”型的,应该是“总结”型的。最好通过符号和图形作为笔记的内容。说明型文字最好不要出现。最好有自己的理解。
  • 感觉还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吧。有一些计算机类的只是,还是详细记录,整理知识点。对于算法或者模型,还是主要讲解数学原理和模型的构建。有书籍的尽量在原来的书籍上做好笔记。如果没有书籍,再考虑大量的做vscode的笔记。

2021年3月31日说明

  • 昨天晚上思考了一下。做笔记不是写书。不应该写得这么详细。你这种抄书的行为,干嘛不直接去看原来的书籍呢。抄一遍仅仅是为了加深理解?显然不行。
  • 前几天看了一下sklearn的cookbook。感觉他的风格非常棒。
    • Getting ready 概念
    • How to do it 怎么做
    • How it works 为什么
    • What's more 还有什么
  • 我觉得以后做关于技术或者只是类的笔记都可以这么做。
  • 究极哲学问题:是什么、怎么做、为什么。

2022年1月2日说明

  • 不能过度使用列表。
  • 普通的论述直接分段。或者使用>表示引用。
  • 而不是一直过度使用列表。用来缩进。
  • 换一个更好的md渲染引擎。

2022年5月10日说明

  • 在写笔记的过程中应该控制好,“知识类”笔记的粒度。不能把一些没用的什么优势劣势啥玩意的也写上。又不是应付考试。你现在要做的是记住原理跟方法,当然就会知道这种思想的优势和劣势。
  • 粗粒度的笔记开始。尽量只记录关键点和关键点的解析。

补充一个安装Ubuntu系统的方法

https://blog.csdn.net/baidu_36602427/article/details/86548203/

2024年01月08日说明

关于知识的熟练程度